ERP系统的主要优势




(1)“社会一体化”的基本思想
      ERP系统是将企业的生存环境看作是一条供应商、企业本身、分销网络以及客户等各个环节紧密连接的供应链,企业内部又划分成几个相互协同作业的支持子系 统,如生产制造、工程技术、质量控制、财务、市场营销、服务维护等、还包括竞争对手的监视管理。较之以前的资源管理系统,它完全按用户需求生产,以新角度 重新定义供应商、生产商、分销商相互之间的业务关系,重新构建企业的业务和信息流程及组织结构,协调业务各子系统,更加柔性,更加能动地响应市场的变化.
 
(2)强大的系统工能
      ERP系统除了能够实现MRPII的原有功能(制造、仓储、供销、财务等)以外,管理上更加适应企业多地点、多工厂、多国家生产经营的趋势,覆盖到多工产 管理、质量管理、实验室管理、设备维护管理、运输管理、过程控制接口、数据采集接口、电子通信(如采用EDI、电子邮件等)、法规与标准、项目管理、金融 投资管理、市场信息管理等等几乎企业运营的所有领域。
 
(3)灵活的应用环境
      传统的MRPII系统把企业归类为几种典型的生产方式来进行管理、如重复制造、批量生产、按订单生产、按订单装配、按库存生产等,针对类型设计管理标准。 而在20世纪80年代末、90年代初,企业为紧跟市场的变化,纷纷从单一的生产方式向混合型生产发展。ERP系统则汇集了离散性生产和流程型生产的特点, 能够很好地支持混合型生产环境,满足企业的多角化经营要求。
 
(4)实时控制能力
      MRPII是通过计划的及时滚动来控制整个生产过程,一般只能实现事中控制。而ERP系统强调企业的事前控制能力,可以将设计、制造、销售、运输等通过集成来并行地运行各种相关的作业,为企业提供了对质量、适应文化、客户满意、绩效等关键问题的实时分析能力。
ERP突破MRPII系统本身固有的局限,在管理思想的层次上前进了一大步,真正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、业务流程、基础数据、人力物力、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,对企业可利用的所有内部和外部资源进行综合运营。换言之,ERP是对“企业资源管理”的真正实现。



返回

上一篇:“简便实用”成管理软件大势所趋

下一篇:打通企业管理中的任督二脉:计划与预算体系